Sunday, April 19, 2009

話題3:大班級的沉重

教室不足、師資問題是導致大班制出現的主因,多年來都無法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華小一班平均有45名學生,教師如何能在短短的一節課教好每一名學生,還要顧及學生的心智發展?教師是否面對棘手難題,還是有何“妙計”?

“大班級的沉重”──歡迎發表意見:

傳真:03-7965 8545
電郵:edumag@sinchew.com.my
部落格留言:eduforumsc.blogspot.com(請留下名字、身份、居住地)
注:恕不接受call-in

截止日期:4月27日

●在校園,你有遇到“不公平”的事嗎?請寫信來告訴我們!論壇同時誠徵具爭議性的校園課題,請電郵至edumag@sinchew.com.my

8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老师心底的‘刺’,而且埋藏了太久,太深。

听一位朋友说,这个问题也是作家永乐多斯在芙蓉办讲座会时被提起的一道问题。(不知她当时如何回答呢?)

如果政府不解决华小的师资问题,再多的心思花在教学内容改革上也是徒劳无功的,虽然改变还是必然的。

教室不足是金钱上和人为问题,这个不必多说。

“教師如何能在短短的一節課教好每一名學生,還要顧及學生的心智發展?”

答:这问题换成“医生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医好每一位病人,还要顾及他们的情绪发展?”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联想?我想在这里点出这行句子的漏洞,好吗?

第一,这是以功力为主的心态作为出发点,所以违反了教育的真谛:Learning is a process people do, not a process that is done to people. 不仅发展国,就连先进国都在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因为注重和了解学习的过程,所以才可以让教育继续发光发热,因为教育的存在是为了与学习这个‘东西’相处,有更深的了解、重新发现及探索,从而衍生出新生命和领悟世界。它并不着重于从发现中得了什么‘利益’、‘结果’和‘补偿’。

第二,要顧及學生的心智發展,其实有多种讲法。重点是,人一旦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功力心态,理念就会变质,为了补偿这个变质,我们就尝试各种方法去让它变得‘更好’,殊不知所挖下的洞变得更大。心智其实就是一个小宇宙,不需要我们如何去改造,因为它是无常,独特的;我们需要的是了解它,与它沟通,同时也让它了解另外与它不同的体系的存在价值。

我并不是刻意要在这里卖弄什么高深莫测的道理,而是想分享以功力为主现代主义的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心态来自我深思;我们每学一样东西就会立刻设定一个目标,这并没有不好,可是这间接抹杀了最初学习的热忱和单纯,也可能让我们对认识的问题(perception)上开倒车。有很多的成年人都是在这一段学习过程中变得功利心态强、僵硬。

请容许我在这里分享一则由伊按。布查南在他《Fatimah’s Kampung》推介礼上演讲中其中的一段言词:

。。。“对于我来说,大学的教学(尤其是英国的),似乎越来越不是我想要的。这里似乎存在认识的问题(如何看待和分析问题)和沟通的问题(如何把信息从大学传播到外边的世界)。让我对这两个问题讲几句话。首先,我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作了错误的定义。特别是在对待我们居住的世界、环境和地貌方面,我们对整体的思考不足。对于我们这些学术人员,还有世界政界和商界人士学术和和商业的“合理性”是至尊的。我们有精确合情的话语,如我们所说的平等、可持续、基层发展等等。但问题往往受到我们思想的限制,而这种思想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得产生根源。简单地说,我们对居住环境的看法是过于功利主义、专家至上和分隔的。可悲的是,我们不懂得虚心,自以为是。。。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英国,我们有太多的政治的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我们关注如人权(特别是儿童和性别弱势群的权利)、保护环境、在循环和多元文化。但是,在这件政治正确性的外衣底下,教育制度却没做什么开导工作。大学和学校一般,只知量化目标以及和私人界建立合作关系。还有一点是必须提到的,我们也忙着做招收外国学生的赚钱生意。

什么事情都有价格,任何事情都可以有个商业回酬的计算方式。。。以及所有事情都是可能的。问题是,现实不尽如此。自然环境肯定不照这样的逻辑办。因此,当讲授像环境研究或环境保护的课题时,总会发生脱节(就发生在本学术领域内),因为存在功利主义的教学和批判性、创意以及前瞻性教学上的冲突。至少以我的经验来说,这似乎指大学教育无法给世界带来多少希望。。。”

要有灵活性的教学方式,那咱们的教学纲要就别塞得满满的,让教师和学生保留一些可以再重新思考的空间;一名教师带领45甚至50个学生在任何一个角度,都是畸形的教育模式;如果做不到一个带15到20的,那就干脆把多余或者重覆性质的教学主题去掉,该舍弃的就舍,让教师把焦点放在学生们心理建设和全面性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把发现过程中的趣事与他人分享,这可以透过各种有创意的管道散播出去。

一天我们大家的思维都不改变,也没有勇气去改,无论你绞尽多少的脑汁和心力,把世界上各行各业任何人的心得和妙计用得好,之余,真的,你会发现你越用力地‘补’,那个‘洞坑’越容易变大。执着于功利主义的往往都是欠缺革新勇气,也无法拥有晶莹剔透的心眼去看待任何变迁。

这是一个谈不完的课题。落在智慧的根本,却道出那些执着的人和心,迟迟未能悟及垂手可得的真谛,那简单又美丽的真谛。


芙蓉的智豪

Anonymous said...

一个班级有如此多的学生,不谈开始授课,班上学生的次序已经是老师最大的挑战。因此老师要如何去维持班上的次序这就要看老师的"能力"。同样的,"死板板"的授课过程肯定吸引不到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无法吸收老师的知识。反之,太过轻松也会让学生得寸进尺。之所以以上3点,老师务必在这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让学生受惠无穷。
*会读书不一定会教书,IQ不是最重要的,EQ才是老师一定要具备的条件!
老师可以以"分组制"建立学生的责任,以身作则....

Anonymous said...

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在情绪交融中延伸出另一道前路;情绪管理在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一种学习,一种生命态度;在我旗下真的有好几位学生在情绪翻滚下带出很多的创意点子,learning through emotion是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刻意去控制他们,要他们‘比较纪律’完成课程定下的目标,这反而抹杀了他们在 ‘整理情绪’的‘学习课程’,那个本来留在他们上的‘特质’反而开始不见了。这种并不是追求人格全面发展希望看到的一种情形。有些学生表示他们对某个事物并不感兴趣,所以无法完成;当我们用了各种不同方式让他们明白进行某种活动的重要性,他们有些做了,有些不愿妥协依然我行我素,那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请注意,这时教师的心态好比一把关键钥匙,能够开启对方在于我们的态度 - 教学目标(功利主义又来了)先搁在一旁,学生偶尔给的负面反应先撇在一边,课室吵闹的情况先别谈,只搞好眼前‘情绪不定、脸色不妥、肢体不当’的‘这枚即使炸弹’(学生)。很多时候一堂课的纷乱都是由一些‘创意非凡者’引起的。懂得与这些‘即使炸弹’相处是教育者的一门大学问 - 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啊。

要重整,除了师资和大班制外,教学理念和内容也不可小看;为现代学校重新定义和定位才是当务之急 - 不然homeschooling那会开始变得普遍?读了一篇文章(英),主题为“Schools need better teachers, not smaller classes”,大家可以点击看看:http://www.guardian.co.uk/politics/2009/feb/05/michael-gove-schools-class-sizes

看吧,我们这里吵着要小班制的,外国有些人却不这么想;在这篇文章里说小班制并不能提升学校品质,教师的素质才是紧要的。

把大班制分成小组不愧是个不错的方法;但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讨论技巧(discussion skill),而这些必须自小开始栽培,不然现场的‘混乱’并不是EQ不高的某些老师所能负荷的,要观察40-50个学生们在同一个时间里进行分组活动是一件消耗体力、脑力和心力的差事,有一定的难度。

还是那一句,减少不必要的内容和科系,减少不必要的考试,减少不必要的要求和执着,我们会发现多出来的时间其实就是学习的最好空间。

智豪

KidzChew said...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尤其是在竞争力非常强的城市。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城市里学习求存,都生活在城市里,发展在城市里。结果,城市里出现了“大班级”这种现象。一个年级有十班八班,每班都是40位学生以上。老师要教导的班级不是只有一班,要面对的并不是学生而已,好有很多paper work。家长的高要求,加上学生数量过多,简直就是“有苦自知”。

有时候,我们不能只往一个方向想事情。城市之所以出现繁荣,是因为人们的集中,也因为人们的离乡背井。请问,有多少个人有想过“回流”?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选择在自己成长的乡下里发展?看见有些非城市区,都因为孩子长大了,去到城市工作,而间接地让那个地方成了老人居住的地方。
国家在积极的发展,为什么就不想想自己的根~我们成长的地方?
~每一次我们回家探亲时,都会回都看一看会遗漏什么东西,可是,你看见父母了吗?

对不起,这一次的发表离题了,但是我真的很想说,“回流”很重要。

Anonymous said...

‘回流’当然有其价值,可是有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把人们‘回流’?某些城市的学校人数爆满,那是因为学生分配制度、城市和乡区的规划不够完善,其次,就是家长因为学校利于工作地点、有人载送等等的原因,加上所谓‘名校’的‘功利心态’效应 - 造成的。

我住在芙蓉新城 - 这个被誉为‘全国城市规划除了布城外做得最完善的城市 - 一个人口密度不高却到处可以看到树木的城市’;早上看到一些学生骑着脚车去附近的学校上课,然而在这里一间华小(政治考虑)都没有,都是马来同胞骑着铁马上课的踪影(虽然如此,还是有好多家长劳动身躯把孩子载去学校才放心,治安问题嘛,结果搞得在那么青绿的花园清晨时挤满了车辆)。那些想让孩子接触华文教育就得比别人起得早一个小时(预算堵车时间),把孩子载到去5或10公里以外另一个住宅区的华小,来回已消耗大概一个小时。

当在‘不太拥挤’的芙蓉新城遇上了大城市如雪隆区、槟城和JB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要提早2-3小时前起身的家长们(不用我说),然后忙完了早餐及一大堆事务就飞着去学校的人数多得可怕。

‘大班级’这个现象其实暴露了我们治国理家的概念和行动上不一致的弱点:在公共假期时,‘大班制’的现象就会在霸级市场、戏院、商业旅游景点涌现 - 这种是在urbanization发展下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一个事实。

是我们成年人造成的,不是我们的孩子引发的;是我们一班‘大人’未有深思熟虑的思考模式下发展出这一套生活模式给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小孩)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一开始就得接受这样的一个局限,然后这样的成长模式再孕育出另一个下一代去乘我们‘前人种树’后的‘凉’。

除非把我们愿意改变,排掉‘毒素’,重新认识什么叫做‘教育’,理念不清楚只是一味拼命地在补洞,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些洞会‘越补越大’,而且还会冒出新的‘坑洞’。

有改变,就有新的希望,这才是《希望论坛》所要播下的种子。

智豪

Anonymous said...

这问题在我小学的时候已经存在了,没想到过了三十年,我女儿都上小学了,问题依然存在。如果没有解决方案,没有好的策划,谈了也是空谈,谈了也没意义。

我敢保证,三十年后我的孙子上小学时还是一样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安邦阿婷

Anonymous said...

个人很喜欢这句话:"减少不必要的内容和科系,减少不必要的考试,减少不必要的要求和执着,我们会发现多出来的时间其实就是学习的最好空间。"
我本身也还是在求学,原以为离开中学后的学习方式会不同,对,是不同了,是课业便多了,考试压力变大了,就连在课堂上若发问了一些让讲师“恼羞成怒”的问题的话,考试分数就会“莫名”的比别人低。
在赶课业的同时我真的很想看书,渴望静静地,无后顾之忧地看,只是……有太多不必要的内容和科系,不必要的考试,不必要的要求和执著让我只能望着被束之高阁的书叹气!
似乎有点离题,但是对于智豪提出的这句话有太大的感触了。

伊人 said...

这是华校多年来面对的挑战和辛酸。。。。。。

小时候的确不懂,长大了才了解,其实当老师的也蛮心酸。学生个个需要老师的教导,父母期望老师多多照料自己的儿女,校方由为了绩效目标,老师一个人面对多方面的挑战。

单单看华校课业,一个老师面对50个学生,一天要教多少节的课,在接下来,批改作业,如果一人交一篇作文,老师要盖50篇,加上她教的班数,会不会是2班或三班呢?那个个学生的点子都不同,老师是不是会像工厂里的QC (Quality Control)机械,有交就好的心态呢?老师自己都手忙脚乱了,谈何树立英才,注重素质教学呢?(这当然是我的想法而已,有能力的老师还是有存在的)

对于老师的心智与能力,希望我国的教育政策可以更开放、且公平对待大家。希望早日做到质、量两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