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6, 2010

老師請開啟溝通的門


友人夫婦為了解一年級孩子的學習進度,專程到學校拜訪班主任。和老師交流之後,他們對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在家督促,達到家校相輔相成的效果。臨別時,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很難得有這麼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會特地前來向老師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有些家長對孩子在校的情況根本不聞不問。

我好煞羨慕友人遇到如此有耐心的老師。打從孩子們上學開始,我都會向班主任索取聯絡號碼,以方便往後溝通。幼稚園老師總是二話不說,就給我手機號碼,小學老師卻是一致回答︰可在下課時間致電校方找我。公式化的回應彷彿築起了防護牆,令人不禁打了個冷顫。要知道老師辦公室很大,又沒有分線,書記如何在短短的下課時間通知老師接電話?

溝通真有這麼難嗎?

一些芝麻綠豆卻又不得不處理的小事,諸如孩子的文具,簿子和課本等三不五時被鄰座同學拿走;被同學欺負又捏又打等瑣事;未免佔用老師的上課或休息時間,又無法預約見面,最快的方法就是寫信。納悶的是,往往老師看了信,在班上查詢或訓誡之後,沒有只字片語的回復,就把信交給孩子帶回家。這種情況發生在不同班主任身上,令我狐疑,這是不是校方應許的回應文化。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溝通真的那麼難嗎?不公開手機號碼,老師也許想保留隱私權,或者擔心家長會有事無事滋擾;這我能理解。對家長寫的信不作回復就退回,也許是問題已經解決,或者不想增添廢紙;可是,收信或回復是一種禮貌,老師竟然錯過了身教的機會,還附加了一句︰怎麼,你媽媽又寫信來了?孩子念幼稚園時,我不隨意致電老師,通常只發簡信報備事項,諸如確認書費款項和請假;簡短明確的溝通,既省時又省事。

若要加強家長和老師的溝通,讓雙方能即刻獲取資訊之余,也能省卻彼此的時間,校方和家教協會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協助和鼓勵老師們使用電郵方式與家長溝通。家長即可直接把信息傳達給老師,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老師也可保有個人隱私。這對孩子的學習絕對可達致雙贏。

我想我們都願意和老師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卻苦于沒有直接的管道。老師,請打開一扇溝通之門吧!良性的溝通有助于教學,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親師溝通難免存在障礙與困擾。少部分家長個性挑剔,又溺愛、放任,甚至過度保護孩子;或太雞婆,愛管閒事,會插手介入學校行政事務。當然多數家長都很體諒、合作,且配合度高。

至於老師本身,有些也難免防衛心理,或本位心態,與家長疏離,且缺乏溝通管道與技巧,使得溝通困難,關係緊張;還有些年輕缺乏經驗的老師則心懷恐懼,擔心遭受批評、專業受到威脅,與家長意見相左時則產生挫敗的失落感,於是就封閉了親師溝通的管道。

究竟親師之間應如何保持安全距離專業關係